🏫 2021永續智慧創新黑客松競賽辦理學校
一、中國醫藥大學健康照護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人文與科技學院、醫學工程學院。
二、逢甲大學商學院、智慧商業創新中心。
三、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產學營運處、創意設計發明中心。
四、靜宜大學管理學院、資訊學院。
五、東海大學管理學院。
六、大葉大學管理學院。
七、嶺東科技大學商管學院。
學校簡介
中國醫藥大學創校50年來,秉持「仁、慎、勤、廉」的校訓,順應國家整體高等教育發展之政策,配合社會與產業界的需求,接軌全球學術研究界之趨勢,並就學校既有的優越基礎審時度勢、分析評估,加以妥善規劃,以醫藥衛生、健康照護、生命科學、生物科技、生物醫學工程等五大主軸領域為重點發展方向,並以中、西醫學結合的特色,弘揚中醫藥科學化與現代化來承先啟後,拓展延續維持中華民族命脈的瑰寶。學校在發展過程中有感於教育的本質與理念最終在培育通識、通才、跨學門整合之博才多藝、術德兼修的知識份子。
逢甲大學致力成為一所「當責的成果導向教育」的典範大學,以當責地實踐我們的發展願景:「逢甲大學是一所教學卓越、研究重點突破之亞太地區知名大學」;進而當責地落實我們的教育目標:「培養畢業生成為兼具人文素養與專業知識之現代民主社會公民」。依發展願景與教育目標,學校定位朝向「教研並重之綜合大學」,藉以創造發展區隔,在區隔中爭排第一。
逢甲大學是以學生培育為核心、以學生本位為主體的大學,在如此發展的區隔裡,逢甲大學力求全國第一。從學校觀點而言,追求教學創新的全國第一,培育學生具備學用合一關鍵能力,能發揮所學,有能力迎接現在不存在、尚未來臨的、深具發展潛力的工作;從學生觀點而言,畢業後能夠找到好工作,並能在事業上有更好的發展、達成自我成就。
亞洲大學是一所前瞻、有遠見且快速成長的學校。德國哲學家雅斯培(Karl Jaspers) 說過:「一所真正的大學必須包含三部分,一是學術性的教學,二是科學的研究,三是創造性的文化生活。」,而亞洲大學創辦初衷便是要以此為目標,辦一所獨特並邁向國際化的綜合大學。
靜宜大學秉承天主教利他與關懷弱勢精神,以「 進德修業」為校訓,致力於全人教育,以「 培育具有國際觀、專業就業能力及利他思維之社會公民」為教育目標,以茲培育出能踐行美德、追求知識真理與專業學識,提昇個人價值並能增進社會福祉的好公民。 為達致此教育目標,本校訂定學生具備四種基本素養與七項核心能力。藉由各學系(所)開設之專業課程、通識教育課程,以及舉辦相關課外活動,教養學生「涵育良善美德」、「尊重多元文化」、「追求專業學識」及「探索生活知能」之四種基本素養。依據教育目標與基本素養,發展出七項校級核心能力,分別為「生命省思能力」、「藝術欣賞能力」、「社會關懷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主動求知與解決問題能力」、「運用專業知識能力」及「善用科技能力」,期能確保學生發展終身學系之重要關鍵能力 。
東海大學自西元1955年創校,座落於台中市西屯區大肚山上,人文薈萃,學風開明,並擁有優美校園。 歷任校長除延續東海創校的基督教精神,貫徹「全人教育」辦學特色外,更積極推動教育、學術和服務三方面的發展,深化辦學理念,也就是培養一個能充分因應未來挑戰的終身學習者。期讓所有東海人不僅擁有專業能力,具備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溝通協調的能力,並且成為自信負責而富人文素養、品操端正與社會關懷的「理想畢業生」。也因此,東海大學於各項評鑑及企業最愛畢業生調查中名列前茅,且屢獲教育部評選為私立大學校院整體校務發展各項審查項目較優學校。
大葉大學以「永續的綠色大學」為願景,型塑「德國式工業大學」的品牌形象,並自我定位為「產學導向之綜合大學」,力求達成「培育四肯特質(肯學、肯做、肯付出、肯負責)專業人才」之教育目標。在具體做法方面,效法德國式工業大學的師徒制精神,除了強化專業學科與基礎通識的創新教學,更透過產學合作來深化師徒傳承、透過職場實習暨體驗來激勵學生的四肯特質、通識教育課程,以及舉辦相關課外活動,教養學生「涵育良善美德」、「尊重多元文化」、「追求專業學識」及「探索生活知能」之四種基本素養。
嶺東科技大學為促進國際學術文化交流,曾先後與美洲、亞洲、澳洲、歐洲等多所知名學校締結為姊妹校或建立學術交流合作關係,近年來更以積極拓展大陸地區交流為重點,招收大陸學生,固定舉辦兩岸學術研討會,以加強交流成效。
嶺東科技大學著重研究風氣,總圖書館藏書豐富,數位自學中心設備新穎;教學軟、硬體設施亦逐年擴充更新,助理教授以上師資比例高達887%。目前正全力發展第二校區,開發十五公頃新校地,以期建立大學城之全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