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內容:如何結合「人的服務」與「數位服務」,來提供創新健康照護服務?
對外:讓每位接受人之初服務的貴賓能夠更有信心的面對未來的旅程能夠創造新的月子服務模式,以有系統的整合資料,提供社會健康照護。
對內:
1.利用數據讓內部能夠以最精準的指標提供服務(若需要哪類型的顧客資料,可透過主辦單位向嘉新詢問索取)。
2.讓每個照護的過程更有價值。
3.提升每位參與服務的同仁的使命感。

🥇第一名
- 解題團隊:數位化產後照顧服務。
- 指導教授:銘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江季芸老師。
- 團隊成員:銘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宋威霖、劉鈺萱、陳閎裕、王彥翔。
- 解題構想:解題團隊針對人之初現有的APP『加以改良』,結合本團隊的概念來更新APP功能。將月子中心之設備數位化並將前者結合物聯網達到精緻便利的效果,並針對APP有設計了媽媽專區、寶寶專區、房內操控以及呼叫護士,清楚明瞭的介面內容將會讓使用者能夠更快的上手。同時透過引進ERP系統有效系統化的採購、管理物品,ERP系統的整合性強,能將月子中心平常所需的東西,均能透過ERP系統清楚的整合以及管理。

🥈第二名
- 解題團隊:智慧照護初月APP。
- 指導教授: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張秀樺老師。
- 團隊成員: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何玟秀、東海大學經濟學系嚴紹萌、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林汎儒。
- 解題構想:因為現在的家庭小孩愈生愈少,有些家庭只生一個小孩,所以每個孩子都是寶。年輕夫婦愈來愈注重紀錄懷孕的過程紀錄和小孩的成長經歷,搭配人之初所提供的寶寶一對一24小時觀看即時影像,我們決定設計一款相關的 APP,APP裡面的功能有一對一的寶寶視頻監控、以及媽媽寫真和寶寶寫真的電子檔案、隨手紀錄關於寶寶日記。

🥉第三名
- 解題團隊:人之初AI家庭更有愛。
- 指導教授:逢甲大學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江宜芳老師。
- 團隊成員:逢甲大學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侯采彤、劉瑞伶、朱季汝、吳淨鳳、白瑜珍。
- 解題構想:解題團隊期望透過「智能手環」偵測產婦以及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況,將專業護理人員諮詢、產後運動課程、健康飲食指南、寶寶即時狀況分析等服務結合在APP,使離開產後護理之家的顧客仍有周全的資訊與服務。
命題內容:
- 設計一個在手機上或是平板就可以下載安裝的app,像是一個心情檢測站的概念,每次測量可以知道受測者心情(開心,悲傷等)記錄一段時間的心情曲線,當有特別低落時,就可以提供給負責的夥伴進一步關心長輩是否有發生什麼事情,需要協助。
- 設計或製作出讓長輩能夠療癒身心的科技性產品,使長輩能夠覺得有趣、可以互動、玩、或是單純看也會覺得十分療癒。
- 提供一個簡單又有效的的心理健康評測工具,可以用來檢測長者心理健康狀況。

🥇第一名
- 解題團隊:心情海螺。
- 指導教授: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黃展鵬老師。
- 團隊成員: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李宏吉、簡嘉翰、林俊豪、林長賢。
- 解題構想:解題團隊認為老年人由於各自的人生經歷、文化背景、生活環境等的不同,或是老年人不想造成麻煩,不會表現出自己的情緒,而導致生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因此製作一套系統,專為無法受到妥善照顧的年長者們,利用臉部辨識系統與聲音辨識系統交叉判斷受試者的心情,繪製出一段時間內的心情曲線圖,以得知受試者的心情。

🥈第二名
- 解題團隊:虛擬實境自主長照服務訓練學習開發工具研發。
- 指導教授: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訊管理科胡明強、護理科高春霜老師。
- 團隊成員: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資訊管理科李聖年、黃鑲、何穎柔、護理科李祖飴、王昱雅。
- 解題構想:以虛擬實境技術結合ARCS動機模式為學習主軸,加入設計敏捷法之實作方式,建構激勵有志參與長照人員參與虛擬實境資訊科技課程護理自主照護學習環境。在5G世代的環境的資訊科技課程中,將配合十二年國教的資訊科技素養的養成之長照工作者學習環境,和業界以產學合作方式,來推動虛擬實境自主照服教材開發工具開發,讓有意參與長照務的人員,隨時進行照服教材內容開發及更新,不受空間、環境所限制,及知識背景促使照服產業隨時代腳步進入5G世代。

🥉第三名
- 解題團隊:瑪答達-智慧家居照護與推廣。
- 指導教授: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榮建誠老師。
- 團隊成員: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盧映彤、林穎彤、林芊語、陳鐿文、王馨凰。
- 解題構想:讓長輩們配戴一個舒適的簡約項鍊,並配合在背景運作的隱藏式機盒,機盒能安裝在各式具有USB插孔的電器用品上,舉凡電視與網絡路由器等等;在原有的總體機盒上還加增加一組可安裝在牆壁上的控制器(類似於遙控器,並且多了求救呼叫和延長收訊的功能),使用的方法也相當直覺化,盡可能地減少使用者主動控制的誤差與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