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

潔淨水資源優良教育、負責任的生產消費循環

成真咖啡

一杯咖啡,一篇嶄新的故事。創辦人王國雄第二次創業,決定以回饋社會與公益為公司經營目的,藉由社會企業:用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的組織,創造一個新形態的公益平台。讓回饋的對象,獲得社會的關懷產生動力。使每一杯咖啡除了美好的風味外,更有回饋與分享的意念。

這一組的挑戰是要求你提出一個富有創意且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選擇回應以下兩個命題之一:如何提升外帶形式訂單的銷售量,讓成真咖啡的品牌與理念能為更多消費者知曉,並成為顧客指名外帶的品牌?除了線上訂閱制的沖泡掛耳咖啡與實體店面的咖啡體驗之外,外帶市場佔成真的銷售額不到3%,當咖啡成為消費者的生活型態,外帶市場的黑金商機也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成真如何擴展其外帶市場商機?其二,如何提升年輕族群對精品黑咖啡的品味認同,讓一杯咖啡夢想成真?過去精品黑咖啡的目標市場向來是中年以上且喜愛黑咖啡的族群,隨著台灣消費者漸趨成熟的咖啡飲用習慣,精品咖啡不僅意味品質的提升,也可能是突破競爭門檻的高段班差異化定位。如何拓展年輕市場、讓年輕族群喜愛上精品黑咖啡,也是成真努力的方向之一。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臺灣高齡人口預估將於2026年達到20%,意即平均每5人之中,就有一名65歲以上長者,成長中的銀髮市場尚有需多潛在與未被滿足的需求或問題需要解決。高齡社會來臨之際,弘道透過「弘揚孝道」、「社區照顧」、「不老夢想」三大核心價值,投入各地服務,目前除位於臺中的總會外,也已成立臺北、新北、臺中、彰化、高雄、屏東等6個服務處,並在各地設有34個志工站,透過 590 多位工作夥伴及 2800 多位志工,串聯各地助老能量,服務 8300 位長者,幫助社會大眾懂老、迎老、不懼老。

弘道自1995年成立至今,除了投入高齡照護服務外,也舉辦橋牌、槌球等各種育樂活動。2005 年,弘道發現傳統的照護體制無法因應市場需求,而靜態活動也難以讓老年人更有活力,自此弘道便開始調整、研擬新的營運模式。團隊思考過往的服務三大核心應該再升級進階,並再次定位團隊願景、使命、核心價值與發展面向,以回應與符合社會需求。

目前弘道基金會全台有 2400 個社區照顧據點,其中有 177 個由弘道直接經營及輔導,這些據點曾是許多不老夢想有關的活動的萌芽之地,例如:知名的紀錄片「不老騎士」、「不老戰士」及享受墾丁陽光海灘的「不老比基尼嘉年華」等,都讓老年人因此獲得展現活力與自信的機會,更因此帶動全台老人圓夢的風潮。

近年弘道也開始涉略教育,以社會企業的概念開辦「高齡者生活體驗營」,利用音阻塞、老花眼鏡、駝背背心等用具來模擬老年身體退化的情況,並設計一連串的遊戲與關卡,引導參與者親身感受老化後的世界,推廣敬老、愛老的文化。 

本組命題的挑戰在於,近年來弘道積極尋求如何結合智慧科技來掌握了解高齡樂齡族群的身心健康狀態、進一步追蹤、甚至撫慰及促進高齡者的心靈陪伴。即使既有健康照護事業對於年長者生活的食、衣、住、行等面向,都已能提供良善且成熟的服務,但是在心靈層次,包含育、樂層面的需求,則有待更多以這群年長者為核心的設計創新思維,來提供他們想要的服務。


想加入我們的行列嗎?